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

殯葬與生死 - 空大


100-1《殯葬與生死》期中考重點整理    CH.1~CH.4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CH.1

1. 「一體五面向」人學模式:生物心理社會倫理精神

2. 演化觀(進化論)19世紀英國 生物學 家 達爾文。核心概念共祖天擇

3. 老子 :「出生入死,指人從生來,往死去,一切自然而然。

4. 「醫療」與「照護」對生死的態度:醫療—治療痊癒照護—關懷照顧

5. 「身心二元論」:17世紀法國 哲學家 笛卡兒理性主義 代表人物。

6. 臺灣的殯葬專業人員:「禮儀師」和「喪禮服務技術士」

7. 殯葬活動的真正核心部份:「遺體處理」。處理過程中充滿 人文意義(靈魂處理的奠祭儀式)

8. 「尊體」:是「尊重遺體」、「尊敬的遺體」之意,前題為「視死如生」

CH.2
1.      華人生死學」與「華人殯葬學的理念與實踐途徑:後科學、非宗教、安生死

2.      西方心理關注的議題:靈魂、心靈、意識、行為、認知

3.      [研究邏輯思考規律的學問]稱為:「理則學,包括演繹邏輯歸納邏輯辯證邏輯。

4.      人的理性指向認知,並與  相互為用,由 認知 來主導。

5.      心理學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步上科學化道路後,撇開對意識心靈方面問題的探究,著眼於行為的觀察,從而發展成「行為主義」。但物極必反,刺激出「人本心理學」的誕生

6.      華人生死學心理面向關鍵核心「中國人性論」

7.      孔子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、「不能事人,焉能事鬼,其生死觀屬於「現世主義」

8.      儒家→「內聖外王」,走向 入世  「內聖」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 之「修身」的為學與做人

9.      道家→「反璞(樸)歸真」,嚮往 避世

10.   華人生死學→指點人們如何妥善安頓生命。西方死亡學→協助世人如何適切面對死亡

11.   臺灣殯葬專業的文化:「本土化」→以漢民族為主的中華文化「在地化」→各地互異的禮俗活動

12.   臺灣殯葬禮儀:道教(含民間信仰)儀式→約6成佛教儀式→約3成

13.   倫理面看生死,包含:德性、義務、效益、關懷

CH.3
1.      社會面看生死,就群體分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,分別以:法律、社會、政治、經濟為基本考量

2.      儒家八條目:「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

3.      「社區」:指共同擁有地理空間的群體,也可指具有共同特質、歸屬感及社會互動的群體,與「共同體」同意  「社區發展」:指一個地區的居民為增進集體福利而積極參與的發展活動

4.      「合群」:關心與服務社區的作為    社會學最早的譯名為群學

5.      臺灣生死學的進路為何:「淡化政治、推廣文教、創新經濟」

6.      「回歸自然」的殯葬與環境政策:海葬、樹葬、拋灑葬 等環保自然葬

7.      「全球化」相對→「本土化」  相同→「外來化」、「西化」

CH.4

1.      中國倫理思想著重→「關係與脈絡」   西方倫理思想強調→「個體與原則」

2.      後現代的華人生死學其哲學內涵(核心理念)為「中國人文自然主義」,知識性質 則是「從人生看宇宙」(P.49)

3.      傳統儒家倫理觀通過「中體外用論」指引,可以跟 關懷倫理學 融會貫通。

「中體」—是「儒家人文主義」與「道家自然主義」的融會貫通

「外用」—乃轉化西方「科學人文主義」以銜接「人文自然主義」

4.      關懷倫理學  儒家學說 的六項對比

(1)皆以情意作為道德之基礎   (2)皆重視人際的關係脈絡   (3)皆是在「[進入關係中]去貞定道德人格發展

(4)皆重視內在的主觀情意力量 (5)皆重視學習之自由與悅樂 (6)皆在培養道德成熟的性情中人

5.      「原則主義」:可以使用一些基本道德原則,以不變應萬變。   「脈絡主義」相對

6.      「脈絡主義」:主張就事論事,一切看情況而定。

7.      心智的「常識—知識—智慧」三階段對照於主體的「感性—理性—悟性」三層次

8.      生命倫理學的焦點是「生死尊嚴」

9.      醫病關係內涵的 特徵 包括(1)強調病人為主的醫療   (2)強調權利與義務為基礎的倫理

 (3)強調病患的知情同意與選擇   (4)強調醫療的商業化、消費者主義及契約化

10.       「死亡權利」:秉持「主觀條件操之在我,客觀形勢成之於人」的「盡人事,聽天命」態度,來選擇自己離開人間的方式。「死亡權利」的涵蓋面甚廣,從一般自殺、醫助自殺到安樂死都可以算在內


100-1《殯葬與生死》期中考重點整理        CH.5~CH.7    

CH.5
1.      現象學」:P.49 第一節 L.4~L.7

2.      後現代儒道家」的特色:「儒陽道陰儒顯道隱儒表道裏」的「儒道互補論

3.      生死學 的教育類型:「著眼於學理的學程」和「落實於體驗的學程。前者重認知領悟,後者重感受反思。

4.      宗教」:創立宗派,教化人民之意,屬團體活動。  信仰」:歸依特定宗派,屬個人抉擇。

5.      個人選擇加入宗教團體的過程叫歸依,佛教稱之為皈依

6.      今日宗教作為社會化的客觀存在所具備的(4)要素:內在的思想體驗外在的活動組織

7.      林語堂認為最能「發現自己」的人— 莊子

8.      臺灣一般的民俗信仰是屬於何種宗教信仰型態— 游宗

9.      後現代儒道家」的人格典型:可分為「後現代儒者」和「後現代道家。前者將古代之君子」轉化後現代的「公民」。後者將古代的「真人」轉化為後現代的「存在者」。二者結合便形成「知識分子生活家」的人生境界

10.   後現代儒道家」蘊含三個概念:後現代、儒家、道家

11.   後現代」為高度西化的概念,精簡的說法即是:「質疑主流,正視另類。肯定多元,尊重差異

CH.6
1.      華人的殯葬教育(的理念與實踐系統):以中華本土文化為核心價值,在地禮儀民俗為內容特色,華人殯葬管理為發展目標,表現一套異中求同,同中存異」的專業教育

2.      伴隨死亡學」創立的學科—「老年學  死亡學」的主要課題—死亡、臨終、哀慟的瞭解及因應之道

3.      殯葬人員的死亡教育其目的—「改善服務品質上推己及人

4.      死亡系統」: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中反映出對死亡不同的歷史與文化態度,是人們生活的一部份,教導人們如何思考、感受和看待死亡

5.      生命教育透過通識化策略可展開之內容:親職教育、公共衛生、臨終關懷、殯葬活動

6.      生命教育年」:2001年,於2000當時教育部長曾志朗宣佈次年為「生命教育年

7.      目前臺灣生命教育的取向:倫理教育、宗教教育、生死教育、健康教育、生涯教育、性別教育、環境教育

8.      生命教育目前最具體的內容:生命教育概論、哲學與人生、宗教與人生、生死關懷、道德思考與抉擇、性愛與婚姻倫理、生命與科技倫理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

9.      西方死亡學」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,受到存在主義流行的感染,為英語國家所重視,主要是針對自殺防治

10.   生死教育」與「生死學」之說出現在臺灣:1993年死亡教育」引進臺灣:1979年,基於健康教育的需要。

11.   孔子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  生死學指出:「未知死,焉知生

12.   生死教育的真義:「通過科學與人文的學習,達到了生脫死的境地

13.   禮儀師」的學力要求— 大專以上(P.63)  禮儀師」證照制度何時立法— 2002年<殯葬管理條例>

14.   傳統四大生命禮儀:冠、婚、喪、祭

15.   生命教育的最終理想:維繫生存、改善生活、發揚生命

CH.7
1.      維繫婚姻的動機:親密關係、傳宗接代、終身廝守

2.      影響婚姻生活的主要因素:房事和諧、生兒育女

3.      互為主體性」:指向主體性溝通,溝通雙方都有意為對方著想,此即「退一步想」的心理基礎

4.      西方死亡學」與東方「生死學」在論述上之差異:P.70 第二節 L.6 ~ P.71 L.2

5.      <優生保健法>立法通過—1984年,其宗旨為「實施優生保健,提高人口素質,保護母子健康及增進家庭幸福

6.      存在主義」哲學家—卡繆,他認為只有一個哲學問題是真正嚴肅的,那便是 自殺

7.      哀傷咨詢牽涉五個概念:悲傷、失落、依附、喪慟、哀悼

8.      生死咨詢在華人生死學的脈絡內,是「人生觀的安頓


100-1《殯葬與生死》期中考重點整理 CH.8~CH.9

CH.8
1.      核心家庭」:父母與子女所組成的家庭。現代社會大多屬於此類。

2.      臨終關懷」:廣義指「人們對臨終者的關心與照顧。狹義指「不作積極治療的緩和療護方案」

落在人際關係上,即是安頓臨終者的身心,使其在盡量減少痛苦的情況下,勇於面對死亡到臨,有尊嚴地走完一生。

3.      兒童—從出生至18歲成年以下之人群。老年65歲以上之人群。台灣十大死因前三名癌症中風心臟病

4.      婦女關懷的核心議題:必須在意識覺醒上著力,讓女性清楚辨識人際往還之間「知識—性別—權力關係」

5.      華人生死學的四大實務活動:教育、咨詢、關懷、管理

6.      五全照護」:全人、全家、全隊、全區、全程

7.      臨終關懷真義:放棄「治療」的概念,代之以「照護」概念

8.      殯葬產業的價值鏈:緣、殮、殯、葬、續

9.      後續關懷」的四種層級:隨機的、基本的、標準的、高階的

CH.9
1. 管理的目的:對組織中有限的資源進行進行適當的配置與應用,使其產生最大效益。

(作用)善用有限資源,使其產生最大效益。(P.92)(P.142)

2. 策略規劃的目的:在做好一件事之前,先確定事情是否做得對。

3. 行銷的目的:是創造、贏取並主宰市場

4. 一個國家醫療政策之制定其目的: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權,維繫人民的基本生存權。

5. 西方「宗教學」意義下的宗教:「教主、教義、經典、儀式、歸依」五大條件。

6. 華人殯葬文化存在的三種形態:觀念形態→「慎終追遠」,操作形態→「行禮如儀」,實物形態→「陵寢墳墓」。

(P.93)(P.161)

7. 個人的自己死後的殯葬事宜風險管理的具體作為:「生前殯葬服務契約」(生前契約)

8. 殯葬專業課程的三個專業層次:第一層「殯葬學」第二層「殯葬衛生學」、「殯葬管理學」、「殯葬文化學」,由第二層各領域再細分出三種第三層知識。


《殯葬與生死》期末重點整理  
  CH.10~CH.12
第二篇

CH.10

1.      殯葬學的內涵[自然]、[社會]、[人文] 三大知識領域
2.      公共衛生的定義:「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身心健康和功效的科學與技藝
3.      [遺體處理在公共衛生的原則]:在衛生條件安全無虞的情況下,讓遺體盡可能得以保存或修補,以提供親友瞻仰和緬懷。其基本原則乃是「視死如生」
4.      遺體處理有理性與感性兩層意義:理性代表對「人死」的坦然豁達,感性反映對「死人」的不捨留念,要想二者兼顧,不妨讓「遺體美化」,而令「殯葬簡化」
5.      遺體處理以自然葬法的理由1.身體機能以及機能喪失的死亡均屬自然現象2.以自然而然的態度處理遺體使其回歸自然。   具體作為:實踐樹葬海葬等不立碑、不佔地的拋灑式環保自然葬
6.      「死亡經濟」分析所引申出:「計畫死亡」的理念。
7.      殯葬管理條例1923、25條內容,闡述「環保自然葬」的精義:課本P.105第二段內容

CH.11

1.      臨終關懷:廣義→泛指一切對臨終者的關懷照顧活動,誰都可從事。
狹義→指醫療照護活動中的一門專業,需領有專業證照者始能施行,正式稱作「安寧緩和醫療」
2.      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〉立法通過:2000年
3.      「緩和醫療」的定義:緩解病患疼痛但不作積極根治的醫療措施
4.      五全照護」:全人、全家、全隊、全程、全區    四全」:全人、全家、全隊、全程
5.      醫護與殯葬的「臨終關懷」應該如何銜接:課本P.115第二段第4~10行內容
6.      殯葬服務人員於[臨終關懷]時要用敬業的心態去接觸臨終者,最基本的要求是[設身處地、善體人意],就是要發揮[同理心](P.116第二段)

CH.12

1.      「哀傷咨詢」的目的:協助喪家順利完成哀悼任務,恢復精神健康,促進心理衛生。
2.      「四大勢力」:1.行為主義學派 2.精神分析學派 3.人文主義學派 4.超個人心理學派(課本P.122~123)
3.      西方與東方社會排解心理困擾的方式有何異同:課本P.124第一段第8~11行內容
4.      [本土化咨詢工作]:以「後現代儒道家」思想為依歸,來彰顯在多元化社會中,具體落實「有為有守,無過與不及」自我安頓的重要與必要
5.      悲傷的來源:悲傷起源於失落,失落來自於依附。
6.      「哀悼任務」:接受失落、體驗悲傷、往者已矣、來者可追。前二者屬於消極任務,後二者為積極任務。

《殯葬與生死》期末重點整理  CH.13~CH.15

CH.13
1.      「殯葬管理」:1.行政管理 2.企業管理 3.資源管理

2.         一門專業所具備的條件:1.一定期限的嚴格教育 2.教育內容的理論基礎 3.團體內部的同行認定

4.從事專業的權威地位 5.利他主義的服務動機 6.同儕之間的強烈認同

3.      殯葬管理:硬體管理→設施管理,軟體管理→服務管理。

4.      殯葬管理條例〉所包含的管理:1.殯葬設施設置管理 2.殯葬設施之經營管理 3.殯葬服務業之管理及輔導

4.殯葬行為之管理

5.      「禮儀師」證照制度要求的專業條件:1.殯葬禮儀之規劃及諮詢。2.殯殮葬會場之規劃及設計。3.指導喪葬文書之設計及撰寫。4.指導或擔任出殯奠儀會場司儀。5.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。6.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業務項目。

CH.14
1.      企業管理的目的:永續經營

2.      管理的基本任務:美國管理學家杜拉克:「提供工作者所需的共同目標、共同價值觀、適當的結構,以及持續的訓練及發展,促進他們共同創造績效,並對變革作適切回應

3.      企業的功能:生產、行銷、財務、人力資源、研究發展

4.      管理的功能:規劃、組織、任用、領導、控制

5.      「行政三聯制」:計劃、執行、考核

6.      策略管理的目的:提出企業政策

7.      SWOT分析」:一個企業同時作內部環境(優勢與劣勢)與外部環境(機會與威脅)的分析(內容參考P.143)

8.      殯葬業「賓至如歸」之意:把後事料理得圓滿且自然而然

9.      口碑所反映:顧客對業者的認同,涉及「服務品質」與「顧客滿意」二方面

CH.15
1.      殯葬管理條例〉根據什麼理念來架構:「以人文為中心,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為上層

2.      殯葬設施的核心價值:環境保護

3.      殯葬服務的核心價值:賓至如歸

4.      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於殯葬活動中,即形成:環保自然葬

5.      現階段殯葬業者在硬體與軟體管理的具體作為:課本P.153第三段第5~9行內容

6.      「生前殯葬服務契約」之定義:指當事人約定於一方或其約定之人死亡後,由他方提供殯葬服務之契約。


《殯葬與生死》期末重點整理   CH.16~CH.17

CH.16
1.      殯葬文化學」的主要議題:1.歷史文化 2.思想文化 3.禮儀文化

2.      請詮釋生命禮儀」的內涵:課本P.162第1段第1~4行內容

3.      台灣殯葬活動體現漢民族鬼靈崇拜祖先崇拜的信仰文化,可歸結為1.引鬼歸陰 2.祭祖安位 兩種途徑

(可參考課本P.162第二段第4~13行內容)

4.      「三才」:天、人、地

5.      」必須具備的三個要素:禮義→行禮的抽象概念,禮器→行禮的使用器物,禮儀→行禮的儀節秩序。

6.      喪禮通過喪服儀節的運用,所反映的意義與目的:盡哀、報恩、養生送死有節、教孝、人際關係之確認及整合

7.      殯葬活動」的本質:倫理的表現

8.      <殯葬管理條例>何時立法— 2002年

CH.17
1.      人類心靈活動可分作[感性]、[理性]、[悟性]三層次,相對應的內涵則為[常識][知識]、[智慧]三方面

2.      西方哲學最直接論及死亡是「存在主義」,間接反思死亡奧義則為「關懷倫理學」

3.      殯葬學以[華人生死學]為指導綱領,以古典儒道二家思想為中心主旨。

4.      現代化的特色:1.工業化 2.商業化

5.      請對學習「殯葬與生死」此門課程,發表課後感想心得。

(1)   從題目來解釋,殯葬活動與生者之關係,生者應在何種文化背景下(後現代儒道家)處理死亡的事件。

(2)   殯葬活動與死者之關係,殯葬活動主要就是處理死亡的事件(道與術),死亡事件對生者有哪些啟發。

(3)   生與死之間的關係,對應於生死的態度(知識分子生活家 儒家以孝、禮為核心的殯葬禮儀


102
學年上學期-專班      殯葬與生死      第一篇 生死學概論 (第一章〜第九章)
第一次平時作業題目
一~四題,問答題4選2 (50%)

一、     殯葬活動之主要內容為何?試說明之。P.13~14P.19~20
《儀禮鄭注句讀》:喪禮,凡二大端,一以奉體魄,一以事精神。楔齒綴足,奉體魄之始;奠脯醢,事精神之始也。
二、      現今台灣生命教育的取向及具體內容為何?試說明之。P.61~62
三、      西方的死亡教育」與東方的「生死教育各自的論述為何?試說明之。P.70~71
四、      臨終關懷」的意義與實際作為為何?試說明之。P.82~83
五~九題,簡答題5(30%)
五、      醫病關係」內涵的特徵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P.43
六、      後現代儒道家的特色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P.50
七、      華人殯葬教育之理念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P.65
八、      哀傷咨詢」的主要概念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P.73
九、      華人殯葬文化」的主要內容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P.93
十、      解釋名詞-必選 (20%)
1.     身心二元論P.1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 死亡權利P.44
2.     儒家「八條目」P.29         7. 存而不論P.49
3.     脈絡主義P.4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 通識教育P.61
4.     原則主義P.4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. 互為主體性P.70
5.      中國人文自然主義P.42     10. 五全照護P.82

102學年上學期-      《殯葬與生死》           
繳交期限:第三次面授日   範圍:【第二篇 殯葬學概論】 (第十章〜第十八章)
第二次平時作業題目
一~四題,問答題─4選2 (50%)。
一、請闡述「環保自然葬」及其意涵為何?試說明之。(P.104~105)
二、<殯葬管理條例>中對「禮儀師」的專業要求為何?試說明之。(條例第40條)
三、殯葬業經營管理的特質為何?試說明之。(P.145~146)
四、中華民族殯葬禮儀共通的基本精神和三項規定為何?試說明之。(P.181~182)
五~九題,簡答題─5選3 (30%)。
五、「遺體處理」的原則及意義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(P.102~103)
六、醫護與殯葬在「臨終關懷」上應該有何作為?簡述說明之。(P.115~116)-
七、基本的「哀悼任務」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(P.126)
八、「華人殯葬文化」的形態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(P.161)
九、台灣殯葬思想文化的「中體外用」的具體作為為何?簡述說明之。(P.174~176)
十、解釋名詞-必選 (20%)。
1. 「公共衛生」的定義(P.101)    6. 企業功能(P.142)
2.     臨終關懷(P.111)              7. 管理功能(P.142)
3.     安寧療護(P.114)              8. SWOT(P. 143)
4.     「哀傷咨詢」之目的(P.121)    9. 生前契約(P.154)
5.     非營利組織(P.141)           10. 殯葬產業價值鏈(P.182)

1 則留言:

  1. New UK casino opening in Norwich to be ready to - JDH Hub
    The first new casino site for UK players will be opened in 나주 출장안마 Norwich on the day of the Covid-19 충청남도 출장안마 pandemic, 양산 출장샵 the 구미 출장샵 Mohegan 의정부 출장샵 Sun said.

    回覆刪除